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下肢I/R所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建立体外缺氧复氧(HR)模型。在大鼠上建立下肢I/R模型,然后进行RSV治疗,采用HE染色和EVG染色评价动脉病理状态,TUNEL法检测动脉凋亡状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状态。DCFH-DA染色用于测量ROS水平,MDA和SOD的产生通过商业试剂盒测量。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Nrf2、Keapl、HO-1、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Nrf2被siRNA技术击倒。总体而言,我们的数据表明,在经RSV处理的HRHUVECs中观察到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和减轻的氧化应激,通过敲除Nrf2可显著逆转这些变化。动物实验显示,经SV治疗后,股动脉的病理状态和凋亡状态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伴有氧化应激减轻,而Nrf2抑制剂ML385的共同给药消除了这些氧化应激。总之,我们的数据显示,RSV可能通过调节Keap1/Nrf2信号介导的氧化应激来减轻下肢I/R损伤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
简介
长时间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会导致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这被定义为下肢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下肢I/R损伤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进而导致全身炎症、呼吸、肾和肝功能受损。氧化应激可能是治疗下肢I/R损伤的重要靶点。白藜芦醇(RSV)是一种富含红酒的天然多元酸,已被证明对健康有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SV的生物功能与其抗氧化应激特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RSV对体外缺氧复氧模型和体内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RSV对下肢I/R损伤的潜在治疗作用。
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通过建立HUVEC体外缺氧复氧(HR)模型和大鼠下肢I/R模型。研究结果发现:RSV保护HUVEC免受HR损伤(见图一),RSV减轻HR诱导的HUVEC中的氧化应激(见图二)。为了进一步验证Nrf2信号参与RSV对HR处理的HUVEC的保护作用,建立了HR孵育的Nrf2KOHUVEC,并用RSV(RSV+Nrf2 KO HR)处理。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敲除Nrf2消除了RSV对HR处理的HUVEC的保护作用(见图三)、消除了RSV对HR诱导的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见图四)。为探讨RSV对下肢I/R的潜在治疗作用,建立下肢I/R模型,然后进行RSV治疗。实验结果显示:RSV改善下肢I/R大鼠的病理症状(见图五),RSV减轻下肢I/R大鼠股动脉组织的氧化应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结论
在本研究中,实验数据表明,RSV可能通过调节Keap1/Nrf2信号介导的氧化应激来减轻下肢I/R损伤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研究氧化应激的下游影响,例如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得出的机制。
文章出自: 动物实验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http://www.do-ge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