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造模方法有很多,用的比较多的是SO2刺激法,此法主要用于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发病机制及筛选其防治药物。这种方法虽然成功率高,但需要每天检测SO2浓度,所需设备多,操作复杂,耗时耗力。该模型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管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及杯状细胞增生。因为SO2为有害气体,吸入后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黏膜烧灼伤,细胞蜕变、坏死及上皮细胞增生、点状、片状鳞状上皮化生,常导致动物呼吸道急性炎症反应而死亡。
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大鼠、豚鼠混合菌感染法主要用于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毒是否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诱发因素,呼吸道自身菌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当脂多糖法注射剂量过高时,需引起内毒素血症后才会出现急性肺损伤,也不利于分阶段观察炎症的过程。另外,通过尾静脉注射卡介苗5mg联合气管内注射脂多糖200μg,饲养3周,构建免疫损伤性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气管病理改变较单独使用脂多糖时更加典型。但是,同样由于大鼠气管腺体不发达,仅限于上部,不能很好地复制气管腺体增生的形态学变化。
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烟雾致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法可以反映早期炎症形成的系列过程,方法也是比较简单好操作的,其他合并疾病出现几率少,此法主要用于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及相应的炎症细胞的浸润、炎性标志物的变化。
文章出自:动物实验外包 想了解更多:http://www.do-ge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