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南京东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中国转化医学服务领航者无忧 可视 高效 专业
全国咨询热线:025-87183621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025-87183621

139-1599-6230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实验外包——细胞划痕实验常见问题与建议

作者:admin 浏览量:3 来源:本站 时间:2025-10-11 07:32:38

信息摘要:

一、实验原理细胞划痕实验是指通过在单层细胞表面制造人工“划痕”(伤口),模拟细胞迁移过程,观察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的速率和程度,从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或药物对迁移的影响。二、实验步骤1.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在培养板中,直至形成一个紧密的单层细胞2.制作划痕:使用一个无菌的划痕工具(如200ul枪头)


一、实验原理

细胞划痕实验是指通过在单层细胞表面制造人工“划痕”(伤口),模拟细胞迁移过程,观察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的速率和程度,从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或药物对迁移的影响。

image.png

 

二、实验步骤

 

1.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在培养板中,直至形成一个紧密的单层细胞

2.制作划痕:使用一个无菌的划痕工具(如200ul枪头)在细胞单层上划出一条直线,形成:伤口”

3.清洗:用PBS冲洗细胞3次,除去划下的细胞,加入无血清培养基

4.继续培养:将清洗后的细胞继续培养,允许细胞迁移填补划痕区域

5.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开始后的不同时间点(如0小时、6小时、12小时等),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划痕区域的愈合情况

6.图像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图像,可量化细胞迁移的距离或愈合的面积

7.数据处理: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细胞迁移的速度和效率,以及任何影响细胞迁移的因素

8.实验重复: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通常需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常见问题与建议

 

1.划痕不均匀

【现象】所划的痕宽度不一致,边缘也不整齐,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

【原因】手动进行划痕操作时,操作人员施加的力度、把握的角度以及操作的速度不稳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容易导致划痕不均匀

【建议】可借助标准化的工具来进行划痕,像专门的划痕模具、细胞刮刀,或者机械划痕装置等。也可用低吸附枪头,例如200ml枪头,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划痕方向保持一致。另外,提前在培养板底部做好划痕位置的标记,以此保证每次划痕都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2.细胞密度不当

【现象】如果细胞密度过高,划痕之后,细胞会迅速闭合;要是密度过低,细胞又难以进行迁移

【原因】主要是在接种细胞的时候,没有对细胞的接种密度进行优化

【建议】先通过预实验来确定最适宜的细胞密度,一般来说,细胞汇合度达到70~90%较为合适

 

3.细胞增殖干扰迁移

【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划痕的闭合主要是由细胞增殖引起的,而非细胞迁移所导致

【原因】对于那些具有高增殖活性的细胞,例如肿瘤细胞,在实验期间会不断分裂,进而干扰了对细胞迁移能力的观测

【建议】使用无血清培养基,这种培养基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也可以加入细胞增殖抑制剂,像丝裂霉素C,不过需要通过预实验来确定其合适的使用浓度

 

4.划痕边缘细胞脱落

【现象】划痕操作完成后,划痕边缘的细胞出现漂浮或者死亡的情况

【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划痕时用力过猛,对细胞造成了较大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细胞本身的状态就不佳

【建议】在操作时动作务必轻柔,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划痕结束后,及时更换新鲜的培养基,去除脱落的细胞,可以让培养板静置1~2小时再进行观察,这样可以避免机械损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还可以使用低吸附培养板,或者提前用基质胶(例如Matrigel),对培养板进行包被

 

5.时间点选择不当

【现象】观察到细胞迁移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观察时间节点,无法准确获取细胞迁移的数据

【原因】没有通过预实验确定所研究细胞的迁移速度,因而在设置观察时间点时缺乏依据

【建议】先通过预实验来确定所研究细胞的迁移速度,随后设置多个不同的时间点,例如 0、6、12、24 小时等。另外,推荐使用活细胞成像系统进行连续监测,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频繁打开培养箱而影响细胞所处的环境

 

6.成像和分析误差

【现象】在不同时间点拍摄的图像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而且量化分析得到的结果也不一致

【原因】显微镜没有固定好视野,或在拍摄过程中光照条件发生了变化

【建议】使用带有定位功能的显微镜,并且在培养皿上做好位置标记同时,要统一拍摄参数,像焦距、曝光时间等都要保持一致。在分析图像数据时,可以借助lmageJ插件,例如MRIWoundHealingTool,或者使用自动化软件,如IncuCyte来进行分析

 

7.培养条件波动

【原因】培养环境中的温度、CO2浓度出现变化,这些波动会导致细胞迁移产生影响

【建议】使用带有环境控制功能的活细胞成像系统,并且尽量减少培养箱的开启次数,以此维持培养环境的恒温恒湿状态

 

8.划痕后细胞迁移停滞

【现象】细胞在划痕之后,并没有朝着划痕区域进行迁移

【原因】有可能是细胞本身的活性较差,也有可能是培养基中缺乏能够诱导细胞迁移的趋化因子

【建议】要确保细胞状态良好,比如在细胞传代后,让其恢复24小时再进行实验。还可以在划痕区域添加趋化因子(例如EGF),或者使用含血清培养基来诱导细胞迁移

 

9.污染风险
【现象】在进行划痕操作的过程中,引入了细菌或真菌,导致细胞培养物受到污染
【建议】在整个操作流程中,务必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不过要注意抗生素有可能会对细胞迁移产生影响。此外,还可以适当缩短观察时间,或者采用密闭式培养系统

 

10.数据重复性差

【现象】在同一实验组内,细胞迁移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操作过程缺乏一致性,每次操作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另一方面可能是样本量过少,导致统计结果的可信度降低

【建议】每个实验组至少要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并且每个样本都要选取多个视野进行观察。同时,要将操作流程标准化,例如统一使用的划痕工具、细胞接种密度、观察时间点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孔板选择:由于6孔板大小适中,可确证有相当距离的平直划痕,便于观察,故一般选择6孔板;若是需要高通量初筛时,也可以用12或24孔板

2.对照设置:需要设置阳性对照,即挑选具有高迁移能力的细胞;同时设置阴性对照,也就是使用迁移抑制剂对细胞进行处理

3.细胞类型适配:对于那些迁移速度较慢的细胞,例如成纤维细胞,可以将观察时间延长至48小时,以确保能够完整地记录细胞的迁移过程



实验外包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https://www.do-gene.com